杭州打造“生態之城”的秘訣是什么?
2018-5-1 19:53:53??????點擊:
杭州“創模”十年,頒布實施了大量環境保護政策文件,進行了數十項重大環境綜合整治工程。時至今日,環境到底好不好,最后還要市民群眾們說了算。最為典型的是,杭州市從“創模”以來一直深入實施的四大工程,改善了生態環境,解決了一批群眾最關心、最現實的環境問題,將藍天碧水重新帶回人們的生活。
工業脫硫、尾氣整治、煙揚塵控制
“藍天工程”讓杭州的天更藍
2002年啟動的“藍天工程”,其實就是近年來杭州的大氣污染整治工作,改善杭州大氣環境質量,也是市政府為民辦的十件實事之一,從2002年開始,全面開展杭州市大氣污染綜合整治工作,目前,已經進入大氣環境整治第七階段(灰霾天氣專項整治階段)。
“天羅地網”工程是大氣環境“全天候的守望者”,各種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站將為大氣的質量好壞,提供全面翔實的數據。截至2011年底,全市共建成各類環境自動監測站點69個(其中水站37個、氣站28個、路邊站4個)、492個污染源自動監控站點,建成8個市、區兩級污染源自動監控中心;聯合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復旦大學、南開大學等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率先開展大氣復合污染綜合防治研究,《杭州市大氣灰霾成因及控制對策研究》被列為杭州市重大科技項目。
工業脫硫、尾氣整治、煙揚塵控制
“藍天工程”讓杭州的天更藍
2002年啟動的“藍天工程”,其實就是近年來杭州的大氣污染整治工作,改善杭州大氣環境質量,也是市政府為民辦的十件實事之一,從2002年開始,全面開展杭州市大氣污染綜合整治工作,目前,已經進入大氣環境整治第七階段(灰霾天氣專項整治階段)。
“天羅地網”工程是大氣環境“全天候的守望者”,各種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站將為大氣的質量好壞,提供全面翔實的數據。截至2011年底,全市共建成各類環境自動監測站點69個(其中水站37個、氣站28個、路邊站4個)、492個污染源自動監控站點,建成8個市、區兩級污染源自動監控中心;聯合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復旦大學、南開大學等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率先開展大氣復合污染綜合防治研究,《杭州市大氣灰霾成因及控制對策研究》被列為杭州市重大科技項目。
- 上一篇:建設城市公園要兼顧防災功能 2018/5/1
- 下一篇:英國景觀特征與我國風景名勝評價體系的比較研究 201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