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甘草與甘草的區別以及功效
2018/11/6 13:51:00??????點擊:
野甘草也叫假甘草,顧名思義,它有別于中藥常見的甘草。甘草是豆科、甘草屬的植物,入藥歷史悠久,《本草綱目》中有詳細敘述。而野甘草屬于玄參科、野甘草屬,原產于美洲熱帶地區,約有20種。到了19世紀,有一個種類先入侵到中國沿海,繼而進入內陸地區。現今,它已遍布全球熱帶、亞熱帶地區,在國內則主要分布在臺灣、廣東、廣西、福建、云南等地。
野甘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果期幾乎是全年。它生長在山坡和路旁,占領著荒地,入侵著農田,窺視著草坪,還惦記著海岸沙地。它在校道方磚的夾縫中生存,每次被當作雜草清除之后,它很快就會歸來,回報以絲絲綠意。
一次不經意的邂逅,我好奇地觀察這種頑強的植物:一簇簇不起眼的小草紛紛結出花苞,開出白色的小花,顏色就像淡淡的水墨畫,給人一種素雅之感。花朵實在袖珍,肉眼很難發現它的花藥和柱頭。它的特殊之處在于喉部,即花冠中間、子房以外的地方,長出許多白色的毛絲。起初我以為這些白毛就是雄蕊,而中間的淡黃部分為雌蕊,畢竟生物書上解釋花朵的構造,可沒有提到什么白毛。
野甘草與甘草的區別以及功效
后來借助相機的放大功能,我才發現野甘草的小花竟然如此精致!它的雄蕊其實只有4枚,均勻地分布在子房的四邊,箭形的花藥起初為白色,當花粉散落之后,則變為淡黃色。而雌蕊在受精后,粉綠色的柱頭也開始變成淡黃色。這才有了“淡黃為雌蕊,白毛為雄蕊”的誤解。
雄蕊完成使命之后,連同花瓣整體落下,看上去就是一朵沒心的花;而花柱依然留存,甚至直到蒴果長大,這種現象被叫作“花柱宿存”。要是遇到風吹柳葉、雨打芭蕉的時節,地上就會看到許多空心的小白花。花謝之后,原本下翻的綠色花萼再次向上合攏,把子房包裹起來,而長長的花柱向上伸出,枯萎后變成紫紅色。等到子房逐漸長大,變成蒴果球形的時候,它看上去和未開的花苞沒啥兩樣。眼睛所能看到的最大區別就是它的頭頂還帶著一根枯萎的花柱,就像是插入椰果的一根吸管。
當然,除了外表相似,兩者的內涵是不同的。如果用指甲將花苞打開,里面如同披了幾層柔軟的毯子,那是未長成的花瓣,顏色為嫩綠色。而同樣地把蒴果外層的萼片打開,里面就是一個堅硬的蒴果,嫩綠色,兩個半球中間有一道小溝渠,這就是未來種子散播出去的裂口了。蒴果直徑長到2~3毫米,等到成熟后開裂,散出極小的粉狀種子。
在我國南方,天氣濕熱,人們容易燥熱、上火,而野甘草性涼、味甘,傳統中醫把它當作涼茶性飲料,用以治療上火引起的癥狀,可以止咳、化痰、殺菌、止痛,減少上呼吸道感染。不過,真正用野甘草來“治百病”的,是國外的民族。在亞馬孫河流域,野甘草被用來治療支氣管炎和月經不調,有時也被當作墮胎藥。在美洲其他地區和印度,野甘草也被用來治療皮膚疾病和蚊蟲叮咬。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在茂密的叢林中,一個亞馬遜人被蜜蜂蟄了、被蝎子刺到,或者被蛇咬傷,他將野甘草的莖葉搗爛,然后敷在傷處。也可以想象一下,一個婦女偏頭痛、經期疼痛,或者生孩子疼痛的時候,她的家人為她端來一杯熱騰騰的野甘草茶。愛美的少女想要皮膚變得柔軟光滑,她用野甘草的汁液當作爽膚水。如果一個孩子發燒了,父母就用野甘草燒了熱水,讓孩子泡澡退熱。
在醫療條件落后的地區,野甘草的功效有時被神化了。但是我寧可相信,若是有現代的醫療設備,人們會用更加科學的方法來治療蜂毒、蝎毒和蛇毒,用療效更快、更好的藥物幫助婦女減緩疼痛,給發熱的孩子退燒。而且,所謂“是藥三分毒”,野甘草對子宮有刺激作用,因此對懷孕和哺乳期的婦女是大忌。另外,因為這種草藥可以降低血糖水平,一般不建議低血糖的人服用。
野甘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果期幾乎是全年。它生長在山坡和路旁,占領著荒地,入侵著農田,窺視著草坪,還惦記著海岸沙地。它在校道方磚的夾縫中生存,每次被當作雜草清除之后,它很快就會歸來,回報以絲絲綠意。
一次不經意的邂逅,我好奇地觀察這種頑強的植物:一簇簇不起眼的小草紛紛結出花苞,開出白色的小花,顏色就像淡淡的水墨畫,給人一種素雅之感。花朵實在袖珍,肉眼很難發現它的花藥和柱頭。它的特殊之處在于喉部,即花冠中間、子房以外的地方,長出許多白色的毛絲。起初我以為這些白毛就是雄蕊,而中間的淡黃部分為雌蕊,畢竟生物書上解釋花朵的構造,可沒有提到什么白毛。
野甘草與甘草的區別以及功效
后來借助相機的放大功能,我才發現野甘草的小花竟然如此精致!它的雄蕊其實只有4枚,均勻地分布在子房的四邊,箭形的花藥起初為白色,當花粉散落之后,則變為淡黃色。而雌蕊在受精后,粉綠色的柱頭也開始變成淡黃色。這才有了“淡黃為雌蕊,白毛為雄蕊”的誤解。
雄蕊完成使命之后,連同花瓣整體落下,看上去就是一朵沒心的花;而花柱依然留存,甚至直到蒴果長大,這種現象被叫作“花柱宿存”。要是遇到風吹柳葉、雨打芭蕉的時節,地上就會看到許多空心的小白花。花謝之后,原本下翻的綠色花萼再次向上合攏,把子房包裹起來,而長長的花柱向上伸出,枯萎后變成紫紅色。等到子房逐漸長大,變成蒴果球形的時候,它看上去和未開的花苞沒啥兩樣。眼睛所能看到的最大區別就是它的頭頂還帶著一根枯萎的花柱,就像是插入椰果的一根吸管。
當然,除了外表相似,兩者的內涵是不同的。如果用指甲將花苞打開,里面如同披了幾層柔軟的毯子,那是未長成的花瓣,顏色為嫩綠色。而同樣地把蒴果外層的萼片打開,里面就是一個堅硬的蒴果,嫩綠色,兩個半球中間有一道小溝渠,這就是未來種子散播出去的裂口了。蒴果直徑長到2~3毫米,等到成熟后開裂,散出極小的粉狀種子。
在我國南方,天氣濕熱,人們容易燥熱、上火,而野甘草性涼、味甘,傳統中醫把它當作涼茶性飲料,用以治療上火引起的癥狀,可以止咳、化痰、殺菌、止痛,減少上呼吸道感染。不過,真正用野甘草來“治百病”的,是國外的民族。在亞馬孫河流域,野甘草被用來治療支氣管炎和月經不調,有時也被當作墮胎藥。在美洲其他地區和印度,野甘草也被用來治療皮膚疾病和蚊蟲叮咬。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在茂密的叢林中,一個亞馬遜人被蜜蜂蟄了、被蝎子刺到,或者被蛇咬傷,他將野甘草的莖葉搗爛,然后敷在傷處。也可以想象一下,一個婦女偏頭痛、經期疼痛,或者生孩子疼痛的時候,她的家人為她端來一杯熱騰騰的野甘草茶。愛美的少女想要皮膚變得柔軟光滑,她用野甘草的汁液當作爽膚水。如果一個孩子發燒了,父母就用野甘草燒了熱水,讓孩子泡澡退熱。
在醫療條件落后的地區,野甘草的功效有時被神化了。但是我寧可相信,若是有現代的醫療設備,人們會用更加科學的方法來治療蜂毒、蝎毒和蛇毒,用療效更快、更好的藥物幫助婦女減緩疼痛,給發熱的孩子退燒。而且,所謂“是藥三分毒”,野甘草對子宮有刺激作用,因此對懷孕和哺乳期的婦女是大忌。另外,因為這種草藥可以降低血糖水平,一般不建議低血糖的人服用。
- 上一篇:揭密手機結構件領域的國產供應鏈 2018/11/6
- 下一篇:空氣濾清器的作用是什么?有哪些具體分類 2018/11/6